盘点北京冬奥“躺赢”项目背后的3D打印黑科技

万众瞩目的2022北京冬奥圆满落下帷幕,在这场自开幕式起便“科技感”拉满的盛会上,各国参赛选手以“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奥林匹克运动精神,为观众呈现了一场场精彩纷呈的高水平竞技。

通往奥运奖牌的道路并不容易,完美的竞技表现离不开运动员长年累月的艰苦训练。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高科技手段应用于备战和参赛环节。

比如三维运动员追踪技术,通过先进的人工智能和计算机视觉运动追踪能力,输出精准的运动表现分析。又比如利用增材制造技术为运动员快速打造量身定制的比赛用具模具,为他们的测试备战争取更多有效时间。

冰上竞速,3D打印模具优势显著

在冬奥冰上项目里,时速高达140公里的无舵雪橇是当之无愧的速度之王。这项被戏称为“躺赢”的比赛,其实是最危险也最刺激的勇敢者游戏,运动员依靠身下的滑具,沿着曲折的下坡赛道极速前进。

而输赢常常仅有千分之秒的差别,因此雪橇的设计至关重要。想要在这分秒必争的竞速比赛中突出重围,除了运动员的科学训练,对滑具制造技术的创新同样功不可没。

△使用ASA热塑塑料3D打印而成的主雪橇舱铺叠模具

为了在最短的时间内开发出最快的雪橇,美国雪橇队早在上届冬奥会前已开始尝试3D打印。

美国雪橇项目负责人Mark Grimmette表示:

“我们的教练和运动员一直在思考新方法,以便在赛道上变得更快。3D打印的优势在于帮助我们更快地将概念转化为冰面上的实物。”

△使用可溶性ST-130材料打印的塔组件模具

相较过去所使用的传统技术,3D打印的制作迭代周期更短、设计更灵活、产品更坚固,使备赛团队有更多机会进行测试和调整。具体来说,包括以下亮点:

快速成型:

使用FDM技术为团队3D打印雪橇模具,以此代替过去费时费力的玻璃纤维铺叠建模,此举让新模具的制作周期从原本的两三个月缩短至两周。

灵活制造:

为获得最佳表现,3D打印的模具在设计时可以根据运动员的特点及时调整,在几天内就可完成迭代,也让小批量和高度定制化的生产成本变得更低。

强化品质:

在打印大部分模具时,热塑塑料这一柔韧材料,它赋予了结构更高的品质。而在处理部分复杂结构时,3D打印团队则将模具包裹并固化在碳纤维中,随后将可溶性材料冲洗掉,留下完整的复合形状。

当然,除了冬奥雪橇项目,3D打印技术还参与到很多其他极限运动装备及零部件的生产制作中,比如滑雪板、F1赛车部件等。


凭借增材制造技术高效、灵活、经济、轻量等突出优势,越来越多的产品制造商及运动团体选择以科技赋能设计,以创新应对挑战,不断突破生产制造的局限和边界。






置顶

咨询

电话

17727326174(吴先生)